笔趣阁

第85章成都之围

《五代十国往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阁bixige.com

成都是帝国西南的重要城池,是西川战区的心脏,更是大唐帝国抵御南诏等蛮夷入侵的重要堡垒,在此之前的几十年中,先后两次被来势汹汹的南诏侵略军包围。南诏号称二十万大军,其皇帝御驾亲征,都没能将其攻克,可见成都城之坚固。

其后,成都城又在崔安潜、高骈的治理下,修缮了防御工事,防御力量比抵御南诏时更加强大。特别是高骈,新建了几十里的外城,还因此引起了朝廷的猜忌,以为高骈想在西川搞割据。

虽然高骈兴建成都外城为自己引来了政治危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在高骈的主持之下,成都的防御能力空前提高。

王建认为凭借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成都的,所以打算息兵罢战,转入休养生息阶段。

周庠等人一致反对,并建议他转攻邛州,因为邛州防御工事完善且粮草充足,但守军稀少,易于攻取,然后猥琐发育。

王建的过人之处在于始终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具备独立思考和见解的大脑,很多行伍出身的军阀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刚愎自用,要么优柔寡断。

王建很重视周庠等谋士的意见,但重视不等于无脑接收。他说道:“我在军中的时间很久,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假如统帅不仰赖天子的威望,军心就容易涣散。”

耳濡目染了太多的兵变,王建终于总结出了这个真理,即“名正言顺”,凡事都要讲求一个法理,兴师动众更要师出有名。

于是,王建让周庠起草奏章,上疏揭发陈敬瑄的罪状,请求朝廷另派德高望重的高级官员接替陈敬瑄,并表示愿意充当讨伐陈敬瑄的先头兵。

随后,东川顾彦朗也配合上疏声援王建,要求罢免陈敬瑄,以安定两川。

两封奏章先后送交到了新皇帝唐昭宗手中,这就是前文说的唐昭宗铲除田阉一党的突破口。

于是,唐昭宗顺水推舟,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而将陈敬瑄调回中央。

消息传来,陈敬瑄和田令孜当然不肯奉诏。奉诏也是死,抗旨尚有一线生机。于是哥俩积极备战,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南无臭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阁bixig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臭县令朕怀孕了谍海无名清末土司王乱世种田日常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明风流大宋小农民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我在水浒做奸商继兄不善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大唐小说家我家娘子太体贴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农民将军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春枝缠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金玉满唐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边军不退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朕,剩者为王玄天宗修行记事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朕,乃万岁!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我在三国逆转乾坤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