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第266章 天大手笔逼反湘军(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阁】地址:bixige.com

第266章天大手笔!逼反湘军

而就在这个时候,恭亲王奕忽然出列道:“太后娘娘,这等封疆大吏的任免,已经不需要通过政事堂了吗?”

这话一出,全场静寂。

慈安太后一愕,道:“按照六爷的想法呢?”

恭亲王奕道:“李鸿章确实有失地之职,朝廷中枢确实需要进行惩戒,但是南方几省的招商大会在即,此乃国策,不好耽误。是不是让李鸿章先戴罪立功,等到招商大会结束之后,再让马新贻前往接任?”

但从法理上看,这仿佛是合适的。

但这就是和苏曳的洋务政策对着干。

而后,所有人都望向了慈安太后。

她又要为难了。

她就这样看着恭亲王奕好一会儿,道:“其他几位议政大臣呢?”

此时,政事堂有五个议政大臣。

恭亲王奕和苏曳,有点并列首席的意思。

接下来是僧格林沁,然后是两个汉人焦佑瀛、周祖培。

僧王不在,此时这两个汉人大臣,不由得战战兢兢起来。

他们本来想要一直躲的,最好所有人都把自己当成透明人不存在一般。

没有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要表态。

足足好一会儿,周祖培道:“臣谨遵圣慈训。”

焦佑瀛也出列道:“太后娘娘圣明,臣谨遵慈训。”

慈安太后道:“那就这样定了,马新贻你即可带着圣旨,离京上任。”

马新贻上前叩首道:“臣遵旨!”

慈安太后本能地要继续进行散朝大法,恭亲王奕却上前跪下道:“启禀太后娘娘,奴才身体不适,不堪重用,想要辞去议政大臣之位,请太后恩准。”

果然来了

田雨公和崇恩等人的判断出现了。

以奕的请辞作为标志。

接下来,满朝文武中有大批旗人大臣,纷纷请辞。

造成中枢停转。

慈安太后直接道:“不准。”

“散朝!”

然后,她再一次牵着小皇帝离开。

不等着其他大臣纷纷请辞。

整个朝堂之间,已经出现图穷匕见之势。

懿郡王府。

“谷山,你可知道,这次上任江苏巡抚,会有性命之危?”苏曳问道。

马新贻道:“知道,下官已经完全准备给好了。”

历史上的马新贻,在担任两江总督之前就已经遭到过刺杀,所以对自己的行程防守是非常严密的。

而且,他去担任这个两江总督的时候,也知道是去抗雷,也知道是进入龙潭虎穴,并非没有思想准备。

只不过,历史上他担任两江总督的时候是六七年后,那个时候湘军对江南的控制更深了。

此时,湘军对江苏的控制,远不如历史。

“下官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恩相拔掉湘军这颗钉子。”

苏曳道:“关于对你的刺杀,已经谋划许久。”

接着,苏曳递过去一张照片。

“此人名字叫作张汶祥,曾经做过太平军,在许多年前曾经做过李世贤的裨将,而后在战乱中,脱离了太平军,曾经加入过伱的团练。”

马新贻拿过照片,叹为观止。

王爷这边,做事真是极致,这个世界大面积都是画像,唯独王爷这边,用的是照片。

马新贻道:“下官,对此人有印象,关系还算可以。”

苏曳道:“你担任安徽布政使的时候,率军南下,支援于我,此人便跟随在你的军中。之后我军进行了大面积的淘汰,此人行为不检点,所以被驱逐出了队伍。”

马新贻道:“下官记得了,此人被裁撤出军队的时候,已经是六品武将。”

苏曳道:“对,被裁撤之后,他的军饷和积蓄,在连番的赌博中挥霍一空。开始到处散播对你的不满之言,说他曾经救过你的性命,说当日你兵败的时候,是他带着兄弟们救了你,让你东山再起的。结果因为知晓了你霸占部下妻妾的丑事,所以被驱逐出军。”

马新贻点了点头,记住这一切。

苏曳道:“此人武艺高强,欠下了许多赌债,家中有妻儿老小,为了赚钱,为了还债,所以他在江湖上干了很多脏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剩者为王最狂上门女婿农民将军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海无名大宋小农民带着美女闯三国大明风流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在水浒做奸商我家娘子太体贴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明末:边军不退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玄天宗修行记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唐小说家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乃万岁!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春枝缠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谍战风云录:大宋